慶云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堅持“1512”發展思路,重點做到四個聚力攻堅,不斷塑造發展新優勢,為德州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慶云貢獻。
聚力攻堅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堅定推動體育器材、電力裝備等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培優育強骨干企業,力爭年內新增小升規企業2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2家、市級以上創新平臺10家以上,技改投資增長13%、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4%以上。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突出鋰鈉電新能源產業發展首位度,沿鏈招引上下游配套產業,力爭2025年產業項目達到60個以上,產值達到200億元;推進“全域全時”綠電供應示范區建設,發展光儲一體化、光伏建筑一體化,實現“自發自用、余電上網”。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明確“低空+智造”“低空+物流”“低空+文旅”“低空+應急”各領域突破目標,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聚力攻堅深化改革開放。更深層次推進重點領域改革??v深推進國有企業、民營經濟、財稅金融和要素市場化等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推出一批牽引力大、穿透性強的改革事項,打造一批具有慶云特色的改革品牌。用好“慶松辦”政企服務平臺,大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打造“照護型政府”。更高水平推動對外開放。深入開展京津冀、“一把手”、開發區、資本、鋰鈉電新能源產業招商“五項競賽”,力爭全年引進過億元項目40個、到位資金40億元以上;以中慶國際智慧物流園為依托,構建“大物流+大倉儲”一體化發展格局。
聚力攻堅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城市擴容提質。實施“東融西提南延北擴中優”城市發展策略,做強產城融合發展區;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提高城市智慧應用水平。做好慶章高速、津濰高鐵等重點項目建設保障工作,爭創“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進5.2萬畝“噸半糧”核心區產能提升,深化“五增+五減”推進“小田變大田”改革,力爭到2025年底累計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0萬畝以上;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加快推進農產品(食品)加工產業園建設;全力推進尚堂鎮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中丁鄉市級銜接集中推進區建設,力爭年內完成創建任務的80%。
聚力攻堅增進民生福祉。突出抓好穩就業,力爭年內開發城鄉公益崗495個,新增城鎮就業2800人以上。加快推進慶云縣第一中學擴建、劉南純學校遷建等項目建設,實現城區學位擴容增量;實施區域醫療能力攀登計劃,力爭新增省級重點???個、市級重點???至5個。充分挖掘359旅東征西戰集訓地紅色文化和八極拳優秀傳統文化,持續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