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史觀視野下的中國式現代化

魏玉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當我們運用大歷史觀審視中國式現代化,會更加深刻理解其鮮明特色、本質要求、原則意義等。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力量,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最鮮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優勢,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的最高原則。近代中國的發展歷史表明,中國的現代化事業想要成功,關鍵就在于擁有先進政黨的領導。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呈現出不可逆轉之勢。中國共產黨探索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也展現了其探索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能自在自發地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成和自覺也必然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其中的關鍵就在于需要有一個能夠站立時代潮頭、把握歷史主動、凝聚奮斗力量的強大領導核心。在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本身就是中國最具現代性特征的先進力量,其自覺擔負起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使命,并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力量,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選擇。

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基礎之上的現代化,社會主義制度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性質和發展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同西方現代化道路的根本區別,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最本質要求?,F代化不是單選題,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國選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中國式現代化是遵循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現代化,是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當前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展、推進和實現現代化,就是先要承認并一步步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矛盾。在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發展進程中,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本質特征日益鮮明,優越性日益得到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過程就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過程,與此同時,中國式現代化也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各方面全面發展,系統性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信心和堅定的信念。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是歷史的必然邏輯,也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性質。

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中國式現代化立足當代中國的現實狀況,發動和帶領全國人民開展符合中國國情的實踐創造,這在本質上已經超越了西方資本至上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運用系統思維,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大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創造出實現共同富裕的條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超越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推進高質量發展,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超越無限向自然索取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全面提升生態文明水平,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超越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了通過合作共贏實現共同發展、和平發展的現代化發展模式,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式現代化是體現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塑造了人類走向未來的新的時代精神,深刻地蘊含著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有力促進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中國快速發展壯大的文明邏輯、巨大貢獻和示范效應,也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懷有相互尊重、彼此包容、求同存異的文明理念,具有兼濟天下的雄偉氣派,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思想引領,主張順應世界各國利益共生、命運與共的發展趨勢,將世界歷史和人類社會推向協調發展、均衡發展和共同發展模式。其中也蘊含了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文明互鑒的新型文明觀。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兼容并包體現的是對待不同國家和民族文化相對差異性的態度。雖然每一種文明都是在特定的土壤中形成發展,但對人類共同價值的認知訴求是一致的。中國式現代化通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站在世界和人類社會的尺度來理解文明,倡導在人類共同價值的指導下追求文明的交流互鑒,進而實現文明的共生發展,這是符合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從大歷史觀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具有現實的世界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關乎人類未來的世界意義。

(作者單位:德城區委黨校)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

亚洲无码视频六月天_被公侵犯人妻一区二区三区_性色av一区二区_少妇午夜av一区